三大運營商一致宣布布局航空WiFi
這是一個雷聲大、雨點小的行業。
當下,盡管移動互聯網全面普及,但空中的信息孤島依然存在。過去幾年,各大航司紛紛宣布開通航空WiFi,但進展卻十分緩慢,具有WiFi功能的機型少之又少。
航司努力不見成效,互聯網公司加盟動力不足。如今,三大運營商之一的中國聯通也宣布成立子公司進軍該市場。
實際上,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早前也已在該領域布局,運營商的加入可否推動機載WiFi業務?旅客“失聯”的狀態到底還要持續多久?這個領域又有多少道坎難以跨越?
調查 :飛行超4小時,上網需求旅客近百分百
據美國權威調研機構Routehappy統計,截至2016年,全美有超過78%的航班提供空中WiFi服務。從用戶需求的角度,國外的航空乘客,在選擇航班時,超過60%會首選有無線網絡服務的飛機,50%的乘客愿意為享受空中WiFi而放棄旅途中的其他便利。
再看國內的調查報告,根據中國民航網調查顯示,超過73%的旅客其旅途行為第一意愿是上網,而當飛行時間超過4小時后,這一意愿接近100%;關于上網付費的另一調查也顯示,超過70%的旅客愿意付費享受空中WiFi服務,當飛行時間超過4小時后,這一意愿高達88.8%。
困境1:投資太大,一架飛機硬件至少花350萬
不難看出,飛機有網絡已成為“剛需”,但這并非錢能解決的問題。
近日,中國聯通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聯通寬帶在線有限公司宣布,與航美在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及成都海特凱融航空科技有限公司,三方共同成立 “聯通航美”公司,該公司將依托中國聯通的相關資源進軍航空WiFi領域。
“大家都說這是一片藍海,但是是沒有頂的藍海”,聯通航美副總經理周宏告訴新浪科技,航空WiFi之所以推進緩慢,主要受限于多個方面。
首先是政策法規,目前工信部一直在做業務測試,包括技術和商業方面。其次是客艙環境,這其中涉及到設備的集成和、軟件平臺的開發和航電系統的改裝等。
“投入太大了,一架飛機光硬件就至少要花350萬人民幣”,周宏說,這筆錢還不包括軟件和安裝等費用等。據他了解,目前中國具備上網功能的飛機不超過100架,而且都是寬體客機,航線也多為國際直飛。
航空領域專家閔紅慶告訴新浪科技,350萬是均數,部分機型的改裝成本可以達到500萬,這些取決于供應商,而在國際航空公司中,以使用松下、霍尼韋爾#p#分頁標題#e#等供應商居多。
困境2:衛星稀缺,租賃費每年達500萬美元
僅改裝飛機設備還遠遠不夠,還需要衛星租賃和地面基站的費用。
閔紅慶稱,目前國際成熟的技術模式以ATG(空對地)和Ku(衛星)居多。ATG的模式有些缺陷,即信號不穩定等。而Ku的費用過于高昂的,衛星的頻段租賃費每年可達500萬美元。
該說法得到了周宏的認可。周宏透露,目前Ku的資源十分稀缺,而地面基站的運維費也不可忽視,目前無一家航司有滿意的技術解決方案。
困境3:商業模式難尋,網絡速率仍欠佳
對目前已有的空中WiFi而言,上網速度慢也一直被詬病。周宏透露,現在航空互聯網業務屬于商業試運營階段,為了保證達到試運營條件,一般只開放了最基本的鏈路帶寬,“沒有開足馬力全部放開,所以導致上網體驗欠佳”。周宏坦言,在網絡速率方面,聯通航美可保證下行150K/s,但由于帶寬限制,產品初期恐怕不能滿足所有用戶同時使用,“一定是先讓一部分人進入互聯網,隨著技術進步,帶寬增加了,上網才能提速”。
“投資者是為了賺錢,但風險性很大,很多人還沒有想好商業模式”,周宏稱,對于資費問題,國際航空公司的模式大概有5類,分為航段收費、流量收費、使用時間收費、24小時共享模式和內容點播模式。
周宏表示,未來聯通航美也會考慮這些模式,或以套餐組合的形式出現并適當推出定制化產品,依靠中國聯通的衛星天線及資源,試圖與各家航企一同推動該產業的發展。他預測,航空WiFi在中國的商用或將于今年年底前實現。
海森旅游規劃設計院2002年成立,與海森機構其他成員企業共同構成了旅游度假項目策劃規劃→設計建造→經營管理全程服務鏈條,是中國最好鄉村旅游規劃公司和景區規劃公司。
上一篇:華住推出漢庭優佳品牌